English

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2000-08-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河南省委党校陶承德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其主要观点是: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科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军事和政治,发展经济和教育,争夺科技人才,抢占科技制高点。它们把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放到国家利益的全局来考虑,在战略上日益重视发展科技,利用现代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以经济优先、民用为主、军民结合为原则,大力发展原子能、电子、信息等能将科技与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争夺科技优势,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有利国际地位。

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改变了生产力的规模和结构,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1、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劳动力结构内部直接生产人员减少及科技与管理人员比重增大,并向知识智能方向发展;劳动资料由于越来越多地注入科技因素,而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生产力结构形态由劳动密集、资料密集、资金密集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2、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和对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快速转变。3、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加强,多边贸易得到极快发展,并日益向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层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1、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一般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而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国际垄断同盟已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组织形式。2、垄断资本通过参与(金融参与、政权参与、人事参与等等)和宏观调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国家经济、政治事务的控制,并且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垄断资本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股份公司的发展以及管理机构的科技阶层化,中产阶层的队伍在扩大,并日益成为发展和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力量。4、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改善。当然,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避免基本矛盾的重新激化。

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与作用下,在军事、国家职能、阶级结构、政权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1、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军队建设、武器设备、作战方式、战略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强化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职能———组建国有企业,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展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事业,强化环境保护等。3、新科技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中的资产阶级内部家族资本家减少、经理资本家增多、垄断资产阶级和食利资产阶级的增加,中等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素质的提高,从事脑力劳动或脑体双重劳动的人数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第三产业人数超过商品制造业人数等。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结构及运行机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统治阶级内部掌权阶层的集中化、政权结构法制化的加强,议会传统地位的衰落和权力的弱化、国家行政权力的膨胀和强化以及金钱政治对国家权力影响增强等。

现代科技革命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失业和经济危机等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现代科技革命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科技、经济、政治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矛盾日益加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既相互依赖与合作,又相互对立与斗争,在政治上则始终进行着控制与反控制、干预与反干预的斗争,而且这种对立和冲突日趋尖锐;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随着资本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使阶级矛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有所缓解,但却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日益转化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现代科技革命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问题,随着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构性失业的增幅大大超过周期性失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呈现出新特点:周期波动幅度减小,危机趋于温和;周期长度趋于缩短;滞胀的出现。但从长远看,科技革命不能消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能深化其固有矛盾和危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